師道講壇—來自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視角
音像名稱:師道講壇—來自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視角
主講老師:專家團
出版公司:中國少年兒童音像電子出版社
市場價格:880元
本站特價:774元
包含盤數(shù):VCD 20盤
贈送積分:880 積分
產品介紹
◆ 專家團相關著作, 共542套產品;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專題輔導講座》
·《政府管理改革精品課程》
·《解讀新時期青少年20大不良習慣》(2009年8月)
·《師說——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解讀》
·《師說——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解讀》
·《師道講壇—來自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視角》
◆詳細內容
何立嬰:北京教育學院教授,長期從事社會心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尤其在教育社會心理學上有較深造詣。著有《社會心理學》、《教學社會心理學》、《中小學心理衛(wèi)生學》、《組織行為學(教育)學習指導》等書。
第一講:對教師的角色及其功能、教師的多重角色、教師角色適應的三個水平做了全面細致的精到分析。特別從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獨到分析了教師角色適應的三個水平這一關鍵問題。在這一講里,還對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進行了具體的講解,講解了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理念、教育能力、個性特征以及教師的威信等重要問題。
第二講:重點分析了中小學師生關系的特點及其變化、師生關系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三個熱點問題,表達了實現(xiàn)教育改革首先應著眼于改革師生關系的觀點。
第三講:運用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與方法詳盡地闡述了獎勵和懲罰及其心理機制、獎勵和懲罰在教育中的作用、實施獎勵和懲罰的原則等當前教師普遍感到棘手的問題。
第四講:在本講中對“教師的期待效應”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具體闡釋了教師期待作用的理論模型、課堂是教師期待作用的特殊環(huán)境、課堂里的皮格馬利翁研究以及教師期待對學生的影響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
第五講:就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績的歸因、習得無助等課改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指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并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理論分析,達到了鞭辟入里、案例引領的效果。
第六講:繼第五講的問題深入細致地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其改變的方法。
第七講:從教育社會心理學的高度詳盡地分析了課堂紀律及其管理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震撼感覺。
第八講:對學生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及輔導、青春期教育、重在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等敏感問題進行了講述,并提出“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理想的教育,為站在十字路口的他們做好引路人”的鮮明觀點。
第九講:重點講述了教師和學生家長關系的重要性、教師與學生家長關系的特點以及化解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矛盾的方式方法。
第十講:對什么是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健康的常態(tài)分布、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以及職業(yè)倦怠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師道包括兩個含義,即為師之道和求師之道,在這里我們談的是為師之道。
1.高度決定視野
何立嬰教授用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環(huán)境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這是對教育研究的獨特貢獻。講座就學校教育中的若干主要問題,結合教育社會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做了有益的探討,如:“教師的期待效應”、“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習得無能”、“良好的紀律在于保持一種有助于目前和將來的學習氣氛”等多項課題。
2.角度改變觀念
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待教育,看待學習,從而挖掘和整理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多重因素,這是教育社會心理學的最大特色。講座中包括了“師道(為師之道)是教育活動中客觀存在的規(guī)律和由此引出的教師需要遵循的行為法則”、“師道(為師之道)首先在教師的心目中必須是尊嚴的”等頗有建樹的論題。
3.尺度把握師道
教師要起到傳承人類文明、培養(yǎng)下一代的應有作用,就必須承認師道的崇高和嚴肅,認識和理解師道,并把它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最高準則,身體力行,對師道懷有敬畏的心理,時刻謹遵師道。教育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心理學的新分支,更是一個發(fā)展很快的多學科的交叉學科。有志于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必然努力遵循師道,探討師道。講座中對“教師角色和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師生關系本質上是成人和未成人的關系”、“師源性心理問題”等焦點問題進行了精彩的講解。
4.教育熱點了然于胸
何立嬰教授從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縱論教育熱點問題,頗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快感,對當今教育熱點問題如何理解、如何解決、如何操作了然于胸。如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獎勵與懲罰”、“課堂紀律及其管理”、“師生關系”、“青春期教育”、“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教師的心理健康和職業(yè)倦怠”等。
5.例論結合,虛實相生
每一講都以一定的篇幅介紹中外生動感人的教育事例,在事例的基礎上或夾敘夾議、或專節(jié)專段展開理論的分析和闡述;事例的介紹不但含有哲理,而且有知識性和認知性。理論的展開既重創(chuàng)新,又嚴謹清晰,催人奮進,給人啟迪,達到了例論結合,虛實相生,普及與提高并重,對廣大教師增長知識和拓寬視野大有裨益。如“課堂里的皮格馬利翁的研究”、“德西效應”、“耶克斯—多德遜定律”、“塞利格曼的實驗”等。
第一講 教師的角色和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上、下)
第二講 師生關系(上、下)
第三講 獎勵與懲罰(上、下)
第四講 教師的期待效應(上、下)
第五講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習得無能(上、下)
第六講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其改變(上、下)
第七講 課堂紀律及其管理(上、下)
第八講 青春期教育(上、下)
第九講 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上、下)
第十講 教師的心理健康和職業(yè)倦?。ㄉ稀⑾拢?
相似教材1
- [舒化魯]企業(yè)整體規(guī)范化管理的實施
- [舒化魯]管理授權與職業(yè)經理人階層
- [舒化魯]企業(yè)內部的五種人
- [舒化魯]職業(yè)經理人的薪資該怎么定
- [舒化魯]成本控制,意識比方法重要
- [崔濤]新產品如何才能“火”起來?
- [崔濤]中國民族品牌奢侈化的“人造
- [崔濤]農產品品牌化征程:一切從“
- [崔濤]雙品牌連鎖魔式:“鬼”見愁
- [崔濤]品牌第一課:將“愛”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