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內地獵頭新趨勢

 336

港人北上的趨勢正發(fā)生著一種微妙的變化:隨著中國大城市生活條件的大幅改善,愿意被派駐中國的海外雇員數(shù)量大增,此前阻礙港人北上的因素逐步消除。北上者阻力雖然變小,但壓力卻越來越大。

  “跨國公司到內地投資,以往可以接受長達10年的投資期,例如德國的大眾汽車在1980年代中進軍中國,可以接受到了1990年代中才有盈利貢獻,他們的目的是早日占據(jù)中國的市場。但現(xiàn)在外資要在占據(jù)市場的同時,往往要在兩三年或更短的投資期之后,得到實際的利潤回報,不單是中小企業(yè)如此,連大型的跨國公司也是如此,他們給管理層定下的收支平衡限期愈來愈短,成為管理人員的最大挑戰(zhàn)。”XECUTIVE創(chuàng)辦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韓易和(IvoA.Hahn)說。韓易和是一個有超過20年經驗的“獵頭”,他在瑞士出生及成長,能操德語、法語及英語,曾任職多家跨國公司負責人事顧問工作,1999年創(chuàng)辦XECUTIVE,主攻亞洲市場的跨國企業(yè)。

  內地與海外薪酬差距拉近

  當然,巨大挑戰(zhàn)之下也有更強大的誘餌,那便是“更大部分的報酬與業(yè)績掛鉤”。

  根據(jù)韓易和掌握的資料,在新趨勢下,跨國公司為管理人員提供的薪津組合有了明顯變化:“1980年代大約只有5%的薪酬與業(yè)績掛鉤,95%是固定回報,現(xiàn)時與業(yè)績掛鉤的比例已上升至30%甚至50%。”

  該公司的觀察同時顯示,在內地受聘于跨國企業(yè)的香港人與內地人,薪酬差距日漸拉近,以同一個中層管理職位而言,1996年香港及內地的薪酬相差是2至3倍,現(xiàn)在只差1倍或以下。

  據(jù)XECUTIVE研究所得,現(xiàn)時內地人與亞洲其它地區(qū)的管理人員薪酬已很接近,以財務總監(jiān)為例,內地人的年薪介乎6萬至12萬美元,香港人要7萬至13萬,臺灣人要7萬至11.5萬,新加坡人要8萬至10萬。

  韓易和表示,目前同樣資歷的人才,不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跨國企業(yè)都愿意付出相近的報酬。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土生土長的內地人,受雇于大型跨國企業(yè),例如美國通用電氣GE、拜耳藥廠Bayer、百事Pepsi聘用土生土長中國人,作為中國總部的總經理、營業(yè)總裁等。

  XECUTIVE的研究顯示,內地管理人員的薪酬近年突飛猛進,1996年一個跨國企業(yè)的總經理,每年收入是5萬至8萬美元,2004年已增至8.5萬至20萬美元。

  韓易和指出,由于內地的個人所得稅率較高,而且計算方法較繁復,跨國公司一般會為管理人員提供除稅后的薪酬組合;另一種方法是向來自香港或海外其它地區(qū)的管理人員,提供個人所得稅差額補償,以香港管理人員為例,如果他派駐內地造成他要多交稅款,差額由他受聘的公司負責。

  韓易和在“獵頭”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內地人與香港人的心態(tài)有明顯分別:“內地人較香港人才更鐘情于著名的跨國企業(yè),對他們而言,大就是好(Bigisbeautiful),他們認為曾為著名跨國企業(yè)公司服務,就是為自己履歷表貼金,有利日后更上一層樓。”

  “香港人才就更為成熟一點,他們更看重本身的發(fā)展機會、薪津福利、滿足感等不同因素,考慮更為全面。但香港人會較抗拒uprooting,即不想遷移到另一城市工作及生活。”

  需求與供應的失衡

  隨著中國逐步落實世貿組織(WTO)的開放市場措施,加上本土企業(yè)的崛起,中國進入求賢若渴的時代。根據(jù)XECUTIVE的估計,在不同范疇如人力資源、信息科技、財務管理等,中國每年需要25萬至30萬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行政總裁、首席執(zhí)行官、銷售總監(jiān)、市場推廣經理等崗位。怪不得不少企業(yè)總是慨嘆請人難。

  要填補上述的缺口,人才來源主要的內地人、海外華人及香港人。中國本土不乏大學生,每年都有210萬至220萬年青人大學畢業(yè),但他們卻面對就業(yè)問題。根據(jù)去年7月的統(tǒng)計,去年大學畢業(yè)生中,三分一即達70萬人找不到工作。

  韓易和說:“問題就在這里,我們的客戶是西方文化中成長的,他們需要的是同時能與他們溝通,亦能了解國內文化價值觀,以及實際情況的人才。硬件的職業(yè)技能如語文能力已不足夠,成功求職者不但要懂翻譯,還要懂得詮釋,同時了解東西方的文化及差距,所以在中國眾多大學生當中,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秀分子才會被選中。”

  中國改革開放已超過20年,留學生愈來愈多。資料顯示,每年大約20萬至25萬人出國留學,部分學成歸來,受聘于跨國公司派駐內地,統(tǒng)稱為“海歸”。

  韓易和說:“20年前,中國留學生都不愿回國,現(xiàn)在10個之中,有七八個愿意歸來。他們較香港人更認識中國,早已成為香港人北上的最大競爭對手。但相對于龐大的需求,海歸的供應依然不足,而且大企業(yè)所需要的人才,最少在行業(yè)內擁有超過5年經驗。海歸普遍缺乏實戰(zhàn)經驗,相信需要5至6年時間,才能成熟起來。”

  香港人還有五年優(yōu)勢

  盡管本土人才不斷壯大,香港人依然在中國人力市場上占有一定優(yōu)勢。根據(jù)XECUTIVE估計,到2004年底,將有140至160萬海外雇員在中國。其中香港人占大部分約70萬人,65萬人來自中國臺灣,來自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者約5至6萬人。另外5至6萬人來自歐美、日本等國家。

  雖然香港人北上的個案愈來愈多,但韓易和指出,很多香港人還是不大愿意派駐內地,但是近年情況確有改變。在1980年代,韓易和接觸的10個香港人招攬對象之中,幾乎1個都不愿北上,現(xiàn)在10個人中有3個愿意北上。“一家跨國藥廠愿意以除稅后的150萬港元年薪雇用一名香港人,長駐內地做總經理,這個香港人拒絕了,原因是他不想改變現(xiàn)有的生活方式。”

  他續(xù)稱,多數(shù)合資格的香港人年齡為30至50歲,他們大多有小孩,配偶在香港也有工作,親人及朋友都集中在香港,在本身的專業(yè)已建立了地位,若非新雇主提供十分優(yōu)厚的條件及發(fā)展機會,很多時合適者不會只為一份工作而北上。

  韓易和指出,港人北上往往造成與配偶及子女分隔兩地,衍生不少社會問題,現(xiàn)時有個別跨國公司,為了打動合資格的港人北上,會為同時為其配偶提供工作機會,但這些例子不多。

  撇除以上因素,韓易和呼吁港人要有長期在國內發(fā)展的眼光,及早融入國內,捷足先登。“目前海歸在人數(shù)和經驗上都未及香港人。然而五年左右,當對手成長壯大,香港人的機會將大大減少,到時已后悔莫及。”韓易和并指出,香港人時常高估了本身對中國的了解,以及當?shù)氐娜穗H網絡;也高估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如普通話的水平。

  “一些本應合適的香港人選,受聘于跨國企業(yè)到內地工作,但只維持了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大家便分道揚鑣。”韓易和慨嘆這情況經常發(fā)生。原因不在于求職者沒有相應的技能,而是雇主與雇員工作理念不一樣。他提醒一些正在找機會的人,這世上沒有便宜事,就是找到報酬十分好的工作,如果自己本身沒有真材實料,在崗位的時間一長,便無所遁形。

  韓易和指出,中國加入WTO之后,跨國企業(yè)陸續(xù)在國內大城市成立辦事處,甚至想亞太區(qū)總部遷移到內地,海外人才北上的時間會愈來愈多,以他本人為例,5年前只會用很少時間在中國,現(xiàn)時差不多一半時間會在上海工作,在這個愈來愈大的森林打獵。
 跨國公司 新趨勢 跨國 內地 趨勢 公司

擴展閱讀

2024年12月6日–7日,姜上泉導師在北京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H公司訓練輔導降本增效系統(tǒng)。H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及50多位經管及技術人員參加了第250期降本增效方案訓戰(zhàn)營。2天1夜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姜上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9月9日–10日,姜上泉導師在中國郵政集團重慶公司訓練輔導降本增效系統(tǒng)。重慶郵政90多位財經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輔導。2天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針對郵政速運的經營特點,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五階

  作者:姜上泉詳情


在營銷領域,數(shù)字一詞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 τ谖磥淼臄?shù)字營銷,騰訊網絡媒體事業(yè)群總裁、集團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劉勝義先生在剛剛落幕的Digital Asia Festival上,與《成功營銷》分享了他

  作者:李欣詳情


魚缸的水,時間長了要換,不然水會越來越渾。不過,換水不能一次性全換完了,不然的話,魚受不了,雖然是出于好心地換水,卻會導致魚兒們的死亡。公司的改革也是如此,因為外部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競爭的加劇,或是因為

  作者:潘文富詳情


直奔主題,考慮投資開家煙酒店,并當成公司的客情管理中心來運營。當然了,老板也許壓根就不是做煙酒行業(yè)的,也不是做零售的,甚至還看不上這點零敲散打的零售生意。為啥要開個煙酒店呢?換個角度來看,并不是指望這

  作者:潘文富詳情


2021年10月23日,中國太平保險浙江公司《打造陽光心態(tài),職業(yè)幸福感提升》EAP關愛培訓圓滿完成!旨在塑造員工的陽光心態(tài)激勵、提升職業(yè)幸福感、快樂高效的工作,“壓力績效管理專家、高級企業(yè)EAP執(zhí)行師

  作者:郭敬峰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norrislakevacationhome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